新闻活动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决策部署,统一执法标准,规范违法经营额计算,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实施条例》等规定,制定《商标侵权案件违法经营额计算办法》。
商标行政执法部门在处理商标侵权案件过程中,当事人的行为已被认定为商标侵权行为时适用《商标侵权案件违法经营额计算办法》。根据该办法第五条,已销售的侵权商品的价值,按照实际销售的价格计算。尚未销售的侵权商品的价值,按照已查清侵权商品的实际销售平均价格计算;实际销售平均价格无法查清的,按照侵权商品的标价计算。无法查清实际销售价格或者侵权商品没有标价的,按照侵权发生期间被侵权商品的市场中间价格计算。对于已经制造完成但尚未附着侵权注册商标标识的商品,如果有确实、充分证据证明该商品将侵犯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其价值应当计入违法经营额。
文德短评:
对违法经营额的计算进行了细化规定,解决了以往执法过程中存在的争议和突出问题。这增强了执法的规范性和可操作性,使得执法部门在处理商标侵权案件时能够有据可依、有章可循,提高了执法效率和公信力。
北京知识产权法院举办了国际开放日活动,聚焦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成果,并发布了《涉外案件主体资格证明文件办理参考》(2024年版)和《专利授权确权审判案析(2014-2024)》。此次活动展示了北京知识产权法院近十年的发展成果,包括诉讼便利化服务、专业化审判能力的提升以及深度参与全球知识产权治理等。
《涉外案件主体资格证明文件办理参考》(2024年版)以民事诉讼法及其司法解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取消外国公文书认证要求的公约》履行相关要求为主线,系统阐述了涉外诉讼主体资格证明的基本原则与方法,并按照国别划分章节,内容涵盖亚洲、欧洲、美洲、大洋洲、非洲五大洲的十八个国家和地区,详细列明主体资格证明所需文件清单、公证认证办理流程,具有便捷实用性和国际性,为涉外当事人规范、高效办理公证认证材料提供了明确指引。作为全国范围内专利授权确权行政案件专属管辖法院,截至2024年9月,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共受理专利授权确权行政案件14345件,年均增幅5.65%。本次发布的《案析》选取了“电磁选针器线圈铁芯结构案”“制备SGLT2抑制剂的方法案”等58件专利授权确权典型案例,提炼了20条具有指引价值的案析,从区别技术特征的确定、整体发明构思、权利要求的解释、功能性限定特征、修改超范围等角度作了具体阐释,体现了充分尊重并科学评价发明创造的技术贡献,准确解释和确定专利申请内容和专利权保护范围,有效引导申请人提高专利申请文件撰写质量等原则,为专利权的保护和运用打下了坚实基础。
文德短评:
北京知识产权法院举办的国际开放日活动及其发布的两份文件具有重要意义,不仅展示了司法保护成果和国际影响力,还便利了涉外当事人、优化了营商环境、提升了审判质量和强化了知识产权保护力度。
市场监管总局就民生领域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进行执法专项行动,采取提醒敦促、查处纠正的方式处理供应商垄断、专利池垄断、垄断协议、滥用市场支配地位以及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等重点问题。其中,“提醒敦促”部分涵盖“市场监管总局依法对Avanci专利池垄断风险进行提醒敦促”一案,详情如下:
2022年以来,市场监管总局多次收到关于Avanci专利池的举报,反映Avanci专利池滥用无线通信标准必要专利车辆一揽子许可服务市场支配地位,损害市场公平竞争,影响汽车产业创新发展。经依法核查,了解Avanci专利池及相关专利权人了解专利池运营规则及许可授权情况、听取相关企业意见建议、深入开展分析论证后,市场监管总局认定Avanci专利池运营存在垄断风险。
2024年6月27日,市场监管总局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和《国务院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委员会办公室 市场监管总局关于建立反垄断“三书一函”制度的通知》,约见Avanci相关负责人,当面送达《提醒敦促函》,对Avanci专利池在汽车无线通信标准必要专利许可过程中存在的垄断风险进行提醒,敦促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及相关法律法规规定,认真开展风险排查,采取有效措施,做好有关问题预防和整改工作,加强反垄断合规建设。
所谓“三书一函”,即《提醒敦促函》和《约谈通知书》《立案调查通知书》《行政处罚决定书(经营主体)/行政建议书(行政机关)》,针对的具体涉嫌垄断情形的严重程度依次递增。本次提醒敦促是反垄断执法机构依法采取的事前事中监管措施,既有利于引导和规范专利池依法合规经营,预防垄断风险,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促进行业规范健康发展;也有利于为全球标准必要专利领域公平竞争治理发挥积极示范和引领作用。
文德短评:
市场监管总局此次针对Avanci专利池的反垄断执法行动,体现了对民生领域垄断问题的重视和积极应对。通过“提醒敦促”的方式,不仅有效提示了企业可能存在的垄断风险,也推动其合规经营,维护了市场的公平竞争环境。这一举措标志着反垄断执法的前瞻性和灵活性,能够有效防范潜在的市场不正当行为,促进产业创新和健康发展。同时,该案例为全球专利领域的合规治理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强调了反垄断法规的执行对市场秩序的重要性。
原告是一名紫砂从业人员,于线上线下销售自行设计的紫砂壶作品。2022年,原告发现被告在网络平台销售21款高度相似的产品,销售额达620万元,遂于2024年3月将被告诉至宜兴法院,要求被告店铺立即停止销售相关产品,并支付赔偿金200万元。
考虑到紫砂知识产权诉讼“举证难”问题,案件受理后,承办法官积极应用最高人民法院推广的“版权AI智审”系统,通过“以图搜图”和海量数据底池对相关紫砂作品进行“单图溯源”“创新比对”“相似比对”,形成查重报告。报告显示,21款紫砂壶首次发表均为原告网络店铺,部分作品发表时展示了设计灵感、创意来源和制作视频。这有效辅助了承办法官对原告紫砂作品原创权属进行认定。最终,在法官的主持下,双方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被告立即停止销售侵害原告著作权的产品,赔偿原告经济损失及合理维权开支共计80万元,并向原告表达歉意。
“版权AI智审”于2021年4月22日正式上线发布,由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人民法院主导研发,是一项以数字化技术手段赋能司法审判的系统。今年4月,“版权AI智审”正式在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山东省、广东省开展试点应用,是数字技术辅助知识产权审判的有效尝试。
文德短评 :
宜兴法院首次应用“版权AI智审”系统处理紫砂壶设计著作权侵权案件,展示了数字技术在知识产权保护中的创新应用。该系统通过“以图搜图”等功能,有效解决了紫砂行业的“举证难”问题,提升了审判效率。在案件中,AI技术帮助法官确认了原告的原创权属,最终促成双方达成调解。此案例不仅为紫砂壶设计的知识产权保护提供了有力支持,也为其他领域的著作权审理开辟了新的思路,推动了司法与科技的深度融合。
为贯彻落实国家知识产权局等九部门联合印发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建设工程实施方案》,强化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构建大保护工作格局,助力全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近日,山东省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联合省委宣传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建设工程实施方案的落实措施》。
《落实措施》结合我省实际,从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法规政策体系、强化执法司法保护体系、深化社会共治体系、完善管理体系等方面,提出13项共66条具体工作措施,并明确责任分工,确保将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文德短评:
山东省市场监管局联合多部门发布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建设实施方案,旨在强化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助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这一方案结合地方实际,从完善法规政策、强化执法保护、深化社会共治,明确责任分工,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这标志着山东在构建知识产权保护大格局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为促进创新和市场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9月20日,市场监管总局举行《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提升知识产权保护水平自律公约》(以下简称《自律公约》)集中签约活动。全国共有81家电商平台参加签约,23家电商平台代表在市场监管总局集中签约。
《自律公约》由市场监管总局倡议并组织推动,是各电商平台自愿签订、自律执行的承诺性文件。该文件对电商平台履行知识产权保护义务明确了具体要求,增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有关规定的可操作性。广大电商平台要对照承诺事项,进一步完善平台制度规则,细化工作流程,采取更加切实有效的措施保护知识产权。各级市场监管部门要加强指导和督促,保证公约内容得到有效实施。
签约仪式上,平台企业代表宣读《自律公约》,并作表态发言。市场监管总局有关司局、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保护司负责同志参加签约活动。
文德短评:
市场监管总局推动《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提升知识产权保护水平自律公约》的签署,表明了对知识产权保护的高度重视。这一自律公约不仅为电商平台提供了明确的责任和操作规范,有助于增强其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也促进了市场的公平竞争。通过自愿签署和各级监管部门的指导,公约的实施将有效提升电商平台的合规性和责任感。
《报告》统计了2018-2022年中国专利密集型产业的相关数据。具体来看,2022年,中国专利密集型产业增加值突破15万亿元,2018—2022年均增速为9.36%,高于同期GDP现价年均增速2.37个百分点;2018—2022年,专利密集型产业中,作为新兴产业代表的信息通信技术服务业及信息通信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年均增速达到14.86%和10.23%,实现两位数增长。
同时,2018—2022年中国专利密集型产业研发投入力度持续加大,2022年,产业R&D经费内部支出达到1.14万亿元,是非专利密集型产业的2.23倍,新产品销售收入占营业收入比重达到37.02%,比非专利密集型产业高15.85个百分点。
专利密集型产业同时产生了带动就业的效果,2022 年,中国专利密集型产业就业人员数为4916.65万人,比2021年增加46.01万人。专利密集型产业就业人员数占全社会就业人员数的比重提高至6.70%,比2018年提高了0.52个百分点。
文德短评:
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的《中国专利密集型产业统计监测报告》显示,专利密集型产业的快速增长及其对经济的积极贡献,凸显了知识产权在推动产业发展中的关键作用。2022年,该产业增加值突破15万亿元,远超GDP增速,表明创新驱动的成效明显,特别是在信息通信技术领域的双位数增长,更加彰显了新兴产业的活力。
10月18日,由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北京大学国际知识产权研究中心共同主办的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国际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会议主题为“创新协作共赢——高水平开放下的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旨在探讨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前沿热点问题,为促进全球知识产权治理、提升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水平贡献智慧与力量。来自中国、韩国、英国、美国的法官、专家、学者共30余人与会。此次研讨会彰显了中国在知识产权司法保护领域的坚定决心与显著成效,为全球知识产权治理体系的未来发展提供了宝贵的中国经验。
北京知识产权法院院长刘双玉主持开幕式,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法庭副庭长郃中林、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任雪峰、北京大学国际知识产权研究中心副主任杨明等致辞。
在研讨环节,与会代表围绕“知识产权保护助推新质生产力发展”“数字经济时代知识产权全球治理”“知识产权专门法院与司法改革”三个专题依次发言并开展了深入研讨。在闭幕式上,刘双玉总结指出,作为全国首批知识产权专门法院,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建院即将满十年,将继续秉持开放包容的原则,加强国际交流合作,不断提高审判能力和水平,与各界同仁一道,共同探索知识产权保护的新模式、新方法,为推动全球知识产权保护贡献更多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文德短评:
此次研讨会是中国在全球知识产权保护领域的重要举措,展现了中国对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视和国际合作精神。通过聚焦前沿议题,会议促进了全球知识产权治理体系的发展,为中国智慧和方案的国际贡献提供了平台。
市场监管总局发文称,2024年上半年,市场监管部门组织开展知识产权执法等专项行动,进一步加强重点领域、重点商品、重点市场治理,积极发挥行政执法震慑力,切实保护权利人和消费者合法权益,维护市场经济秩序,营造良好营商环境。2024年1月—6月,各类专项行动共查处相关案件约23.5万件,其中,商标侵权、假冒专利案件1.9万件,针对侵权假冒高发多发的重点实体市场开展执法行动约4万人次。
值得注意的是,以上三项数据较2023年同期数据(共查处相关案件21万件,商标侵权、假冒专利案件1.71万件,针对侵权假冒高发多发的重点实体市场开展执法行动约1.13万次)均实现增长,体现出市场监管部门针对知识产权侵权行为的进一步严格打击态势。
文德短评:
市场监管总局在打击知识产权侵权方面的取得积极进展,数据显示执法力度和案件处理数量都有所上升。这不仅增强了对侵权行为的震慑力,也为企业和消费者创造了更为安全的营商环境。值得关注的是,虽然执法力度在加大,但仍需继续关注市场中潜在的侵权行为,以确保知识产权的有效保护,促进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