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活动

中伦文德国际知识产权观察 - 2025年7月刊

时间与日期:2025-08-06
返回

f018f6a464398f4a468038ac0a14002.jpg


江苏发布全国首个生物医药领域海外知识产权保护指引

近日,江苏发布全国首个生物医药领域海外知识产权保护指引,填补了国内生物医药企业在海外知识产权保护的指引空白,为正在加速“出海”的中国生物医药企业提供了系统性、专业化、全方位的海外知识产权保护指导。

指引聚焦生物医药产业特点,全面梳理了生物医药领域国际知识产权保护条约、五个主要国家市场准入及监管要求,列举了常见知识产权风险,特别是生物医药领域特有的专利期限延长、专利链接制度、药品实验数据等问题,结合18个生物医药领域知识产权典型案例,诠释目标国家和地区的知识产权保护要点和风险防控策略。指引还收集了12个国家和地区生物医药领域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全文链接70条,以及93个海外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名录。


文德短评:

指引将碎片化的国际规则、判例与实践经验提炼为标准化操作指南。针对生物医药特有的专利期限延长计算、药品实验数据、专利链接制度等差异化规则,提供可落地的操作指引与风险清单。


中共中央发布《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新时代审判工作的意见》

《意见》在“完善法治化营商环境”一节中要求,人民法院应完善在知识产权领域的惩罚性赔偿制度,强化对垄断和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规制,维护公平竞争秩序。 在“加强知识产权审判工作”一节中指出,人民法院要加大对关键前沿领域科技创新和商业秘密的司法保护力度。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审判职能作用,完善知识产权案件上诉审理机制。健全知识产权领域行政执法和司法审判衔接机制,推动知识产权领域综合治理。

在“加强涉外和涉港澳台审判工作”一节中,《意见》要求人民法院加强司法领域国际交流合作,积极参与国际贸易、知识产权、环境保护、网络空间等领域国际规则制定。此外,《意见》在“深化和规范司法公开”一节中要求人民法院持续做好裁判文书、庭审活动、审判流程等司法信息公开工作,常态化发布司法审判数据,进一步丰富公开形式,提升公开质量,完善公开体系。


文德短评:

该《意见》体现出中央对提升审判体系现代化水平的高度重视,尤其在知识产权保护和涉外司法领域的强化措施,回应了当前技术竞争和国际化营商环境的现实需求。但落实效果仍取决于地方法院资源配备和专业能力的提升,制度设计的先进性需通过实践加以检验。


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2025年知识产权强国建设推进计划》

国知局在本次发布会上介绍了“十四五规划”时期及2025年上半年国内知识产权工作的情况,具体如下:

知识产权授权数量方面:截至2025年6月,国内发明专利有效量达501万件,同比增长13.2%,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5.3件;国内注册商标有效量达4895.9万件,同比增长6.6%;2025年上半年国内申请人提交的PCT国际专利和海牙体系外观设计申请分别同比增长12.7%和23.2%。发明专利主要增长领域方面:我国数字和医疗领域发明专利数量增长迅速,国内有效发明专利增速排名前三位的领域分别是信息技术管理方法、计算机技术和医学技术,分别同比增长34.1%、22.7%和19.8%。知识产权营商环境优化方面:2025年上半年,国外申请人在我国提交商标注册申请9.4万件,同比增长7.4%,其中德国、意大利、美国在华商标申请增长均同比增长超20%。涉外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国知局在《商标法》《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保护条例》等修法过程中充分征求了外资企业和外国商会协会的意见建议;已有超过8000家外资、合资企业在128家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和快速维权中心完成备案。

 

文德短评:

知识产权数据持续增长反映出我国在创新驱动战略下取得的显著成效,特别是高价值专利与国际申请的增长,凸显科技实力提升与全球布局意识增强。但数量之外,更应关注质量和运用转化,避免“堆积式”增长对资源配置和审查质量带来的潜在风险,真正实现知识产权强国目标。


《中美欧日韩五局外观设计视图提交指导手册》发布

2025年7月9日,国家知识产权局网站对外公布了《中美欧日韩五局外观设计视图提交指导手册》(以下简称为“《指导手册》”)。《指导手册》是我国知识产权局与欧盟知识产权局联合牵头的合作项目成果。该手册通过对五局外观设计视图提交要求的比较与梳理,以图文结合的方式,较为全面地展示了五局外观设计视图提交要求,供创新主体借鉴和参考。


文德短评 :

《指导手册》的发布是我国在知识产权国际合作中的又一积极举措,有助于提升我国企业外观设计国际申请的规范性与成功率。通过对五局标准的统一梳理,也推动了全球制度间的协调对接,但真正发挥作用还需配套培训和企业端的应用意识同步提升。


国家知识产权局更新《类似商品和服务区分表》以外可接受商品和服务项目名称求

2025年7月7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更新公告:为提高商标审查审理效率,进一步方便申请人,商标局定期更新《类似商品和服务区分表》以外可接受商品和服务项目名称。第三季度更新的商品和服务项目名称已在中国商标网商标查询栏目和商标网上服务系统公布,申请人可在线查询和填报。


文德短评:

该项更新体现出商标审查机制的灵活性与服务意识的提升,有助于匹配市场发展中新兴产业和细分领域的实际需求,降低申请门槛、提高审查效率。但同时也对审查人员提出更高要求,需防止名称滥用或模糊界定带来的法律风险。


广东省地方标准《数据知识产权登记指南》发布实施

近日,广东省地方标准《数据知识产权登记指南》发布实施。标准系统规定了数据知识产权登记的范围、流程及变更、续展、注销等操作规范,着力解决数据权属不清、流通不畅等问题,为促进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提供制度保障。作为国家数据知识产权试点省份的重要成果,该标准的实施将有效推动广东省数据要素市场规范化发展。


文德短评:

广东发布《数据知识产权登记指南》是探索数据确权与市场化配置的制度创新,对破解数据流通中的权属难题具有示范意义。作为地方标准,其试点价值突出,但在全国推广前仍需进一步验证其可操作性与与现有知识产权体系的兼容性。


市场监管总局曝光一批通过侵权假冒实施“内卷式”竞争的典型案例

为更好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严厉打击侵权假冒违法行为,市场监管总局持续推进知识产权执法工作,并于2024年部署开展了为期两年的“守护知识产权”专项执法行动。2025年7月7日,市场监管总局公布五起典型侵权案例,其中涉及“NIKE”“adidas”“LV”“Timberland”“MARTELL”“Hennessy”等知名品牌商标,以及中国农业品牌“小站稻”大米的地理标志。


文德短评:

此次曝光典型案件,凸显监管部门对“内卷式”低质竞争的警惕与打击力度,也释放出强化知识产权保护、优化营商环境的明确信号。通过执法震慑打假有助于净化市场,但更需在源头治理、信用体系建设和公众认知提升上持续发力,避免打而复发。


USPTO出台新规,严惩虚假小实体身份声明行为系

美国专利商标局(USPTO)宣布将加大执法力度,针对虚假声明为“小型”或“微型实体”的行为,若属故意隐瞒,将处以至少为欠费三倍的罚款。除非能提供善意声明证明,否则涉事实体将面临严厉处罚。该政策旨在维护专利费用体系公平与制度诚信,提醒所有申请人务必如实申报。


文德短评:

USPTO此举针对虚假小实体声明开出“重罚”,体现了对制度诚信与费用公平的高度重视。该政策有助于遏制利用身份虚报获取优惠的不当行为,保障资源合理分配。对中国申请人而言,更应重视合规申报,避免因误判或疏忽引发不必要的法律与经济后果。


90033082c11ae5fdeae3dccd0efed30.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