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活动
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在10月15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发布了《北京法院弘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服务保障公共文化数字化建设白皮书》(下称“《白皮书》”)。《白皮书》显示,自2020年至今近五年来,北京各级法院受理各类涉公共文化服务知识产权案件8401件,审结8089件。《白皮书》还介绍了北京市涉公共文化服务知识产权案件的主要特点,包括案件数量总体较大、数字文化产品的快速迭代更新促使新类型案件不断涌现,以及网络著作权侵权案件占比较高。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在发布会上同时发布了7个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
2024年11月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修订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首次审议,拟增设“仲裁地”制度,完善仲裁司法管辖规则。仲裁地作为当事人解决纠纷约定选择的某个国家或者地区,是确定仲裁程序适用法、证据规则、仲裁裁决的国籍及司法管辖法院的重要依据。草案规定,当事人可以书面约定仲裁地,作为仲裁程序的适用法及司法管辖法院的确定依据。鼓励涉外仲裁当事人选择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仲裁委员会、约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作为仲裁地进行仲裁。草案明确,支持仲裁委员会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设立业务机构,开展仲裁活动。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需要,可以允许境外仲裁机构在国务院批准设立的自由贸易试验区内依照国家有关规定...
近期,中伦文德律师团队协助国内某新能源企业,完成其在津巴布韦的合规工作。服务团队通过跨国合作与创新实践,确保企业在复杂的法律环境中实现合规经营。本项目由中伦文德前海分所周力思律师团队全程提供跨国法律服务,参与团队成员有邓智慧律师、赵龙律师。本次合规服务工作的难点在于:1.法律与语言差异:津巴布韦采用普通法体系,与中国大陆法律差异显著,法律文件主要以英语为主,需克服翻译和法律适用难题。 2. 政策不透明:津巴布韦法规更新缓慢且执行灵活,特别是在土地使用和外资政策领域。3. 合规复杂性...
2024年11月22日,本所与招商蛇口联合主办的“粤港澳大湾区法商融合分享会”在本所巴门尼德会议室圆满结束。活动期间,来自法律、商业和产业领域的多位嘉宾发表了精彩演讲,并一同见证了本所与招商蛇口正式签署《产业服务合作协议》。这一合作标志着法商融合迈入新阶段,为大湾区产业和法律服务的深度结合开辟了新路径。分享会伊始,本所主任林威博士致辞。他指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需要以法律为支撑,通过提供高效、专业的法律服务,帮助企业解决复杂的法律问题,实现商业目标。他还强调,本所将继续致力于推动区域内法治化营商环境的优化,与各合作伙伴携手前行。招商蛇口产业园区事业部产业发展中心顾楠总经理随后发表主题演讲。他简要介绍了...
2024年11月20日,中国石油非洲某A级项目公司获颁GB/T35770-2022/ISO 37301:2021合规管理体系认证证书,成为中国石油集团首个通过合规管理体系双认证的海外公司。本次认证对我国央企海外石油勘探、开发、生产与运输领域的投资与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本项目由中伦文德前海及上海分所林威律师团队和成都分所王志坚律师团队提供专业法律服务,助力企业合规管理体系建设和认证全流程辅导工作。ISO 37301合规管理体系认证是基于国际标准ISO 37301:2021制定的一项权威认证,该标准旨在帮助企业和组织识别并遵守适用的法律法规和合规义务,同时降低法律风险并提升企业信誉。作为一项认证标准,ISO 37301要求组织在治理、文化、风险管理及资源配置等方面建立全面的合规框架。通过ISO 37301认证不仅能够确保企业在快速变化的全球监管环境中保持合规,还能增强合作伙伴信任...